叶琳琅,“女特务”到“刘姥姥”用角色书写中国电影史的老艺术家
文‖夏月蝉歌
编辑‖夏月蝉歌
导语
叶琳琅,93载人生,70年银幕生涯,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电影事业。人一生当中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难的是一直坚持做一件事。
这位用一双眼眸演尽半个世纪人间烟火的老艺术家于2025年4月8日仙逝。我们在这里为这位老艺术家表示沉痛的哀悼。

正文
叶琳琅原名叶庆皖,1932年1月2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中学教师。
抗战期间随祖母居上海,就读进德小学,1945年后迁回南京,入读明德女子中学(今南京三十六中)。自幼热爱文艺并且积极参与学校话剧、秧歌剧演出,如《少年游》《夫妻识字》等。
195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录取,但她为了追求表演的梦想,所以弃文从艺,选择报考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现北京电影学院),成为了新中国首批接受系统表演教育的学员。她在校期间刻苦钻研表演,各科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终于在1954年,她在电影《土地》中首次亮相,饰演中农妻子。
1955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启长达40余年的长影生涯。
1956年,她在反特片《虎穴追踪》中饰演潜伏特务资丽萍,她在银幕的形象是梳着麻花辫、身着碎花布衣的村姑,转身却露出阴狠的冷笑。
以温婉外表与阴险内心的反差表演一鸣惊人。用一袋掺毒的花生,改写了中国反特片的表演逻辑。
1960年《铁道卫士》中的王曼丽更成巅峰之作,列宁装造型颠覆传统特务形象,被观众称为长影最美女特务。
彼时银幕上的女特务多浓妆艳抹、妖娆跋扈,叶琳琅却以温婉形象颠覆套路。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她专门到吵闹的街上去观察普通的家庭妇女,将特务的阴险与狡诈藏在低头做衣的恬静中。
导演方荧回忆:她端着一碗面走进镜头,连碗沿的面汤颤动都是戏。她以一己之力改写了特务不仅仅是蛇蝎脸的形象。
中年发福后索性往喜感路线大胆转型,银幕上的她把"胖大嫂"演成了行走的笑点制造机——《小字辈》里心宽体胖爱管闲事的弄堂大姐,举手投足都是市井烟火气。导演陈家林惊叹:她连吵架时喷出的唾沫星子都带着节奏感!
《排球之花》里那个暴脾气女导演,叉腰训人的模样活脱脱从排球场直接拽进镜头里。最绝的是她那双能装故事的眼睛,眯缝起来就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观众都戏称她"往那一杵就是戏",硬是靠这份接地气的真性情,把配角活成了八十年代国产片里最亮眼的喜剧招牌!
2008年,76岁的她受邀在李少红版《红楼梦》中饰演刘姥姥,剧组人员透露:她每天提前3小时化妆,在片场给年轻演员讲1950年代的话剧呼吸法。播出后网友热议:这才是从曹雪芹书里走出来的刘姥姥!为其艺术生涯的圆满画上了句点。
她一生都在学习当中,也敢于挑战,他为《保尔.柯察金》等40余部话剧配音,而且效果相当不错,之后还主演《霓虹灯下的哨兵》等话剧,展现出了多面的才华。
有句话说的好,要想成为出色的演员,那就去演话剧。演话剧的可以当演员,但是当演员的不一定能演得了话剧。
叶琳琅一生都在不断的突破自己,这种坚持学习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她为我们在演艺事业中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财富。
婚姻与家庭
她与丈夫张辉(知名演员、导演)相识于北京电影学院,当时张辉被叶琳琅的崔莺莺装扮所吸引,这段才子佳人的故事就此开始了长达68年的相守相知相爱。
1955年调入长影后感情升温,结婚后育有两个孩子。分别是张页川和张页石。
张辉曾出演《董存瑞》《冰山上的来客》,后转型导演,夫妻合作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金鸡奖等殊荣。
在特殊时期的十年里,二人被迫中断演艺事业,叶琳琅被迫在锅炉房产煤三年,一度为生计奔波,但始终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复出后张辉执导多部影片,叶琳琅亦参演《青春》《十月风云》等,迎来事业第二春。
人世间的离别是常态,也是注定的,2023年4月,张辉去世,至此两人长达68年幸福婚姻画上句点。叶琳琅晚年也由儿子张页川(广州话剧团一级演员)、张页石(南京话剧团演员)陪伴度过余生。直至2025年4月8日在长春逝世,享年93岁。
讣告一经发出,网友们纷纷悼念这位老艺术家,有网友说叶琳琅老师饰演的王曼丽、是新中国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反派角色、很生活化、把人物的本质演的很到位、是经典之作。
也有人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刘姥姥,每当看《红楼梦》原著,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她的模样。
还有说叶琳琅晚节不保,参演了红楼梦刘姥姥的角色。只想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看法,所以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结语
真正的艺术家,从来不会被时代定义,而是永远在定义时代。叶琳琅以执着与热爱诠释角色无大小,用表演见证中国影视的变迁,留下永不褪色的银幕传奇。
图片均来自网络,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