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九大@代表风采】刘涛:“甘肃智造”背后的科技力量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云文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都依赖进口,不过目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国内医疗器械制造的高新企业正在加大科技攻关,研发新型高端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完成进口替代,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在高新区就有这样一家高新制造企业。
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是兰州高新区引入的第二家创业板上市企业,是集医疗器械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研发、制造基地坐落于彭家坪新区。主要生产一次性使用鼻氧管系列、吸氧湿化给药器系列、一次性使用无菌配(溶)药器系列、一次性使用雾化器(面罩)系列、次氯酸护创抗菌敷料等。
刘涛,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医疗器械产业领域的专家。2014年硕士毕业就进入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历任总经理助理、研发部部长、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等多项高级管理者职位。2022年6月被认定为第一批陇原青年英才。
刘涛一直处于研发前沿,拥有丰富的临床和设计经验,了解医院需求和医疗新技术发展。具有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杰出的研究开发能力,熟悉医疗行业及医疗器械行业,尤其长于吸氧配药急救等新技术,获得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国家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3 项。刘涛参与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民生科技项目1项,兰州市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项,主持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项目1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兰州市科技项目3项,发明创造的吸氧湿化系列技术、高效自动化配药系列技术、多功能超声给药系列技术、多功能急救方法及装置、吸氧控释吸入系列技术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
通过多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2018年获甘肃省专利奖1项、2018年、 2019 年分别获甘肃省技术发明奖1项,2022年获甘肃省专利奖1项。通过核心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转化的产品已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5项和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11项。他参与的专利成果转化的产品产生销售额约为6000万元、税收约为1000万元、利润约为900万元的经济效益。成果转化的产品通过产业化开发,广销国内3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的600家三甲医院,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度认可,具有较为强大的市场优势与产品技术优势。
刘涛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对慢性病的治疗会逐步增多,慢性病的治疗设备和仪器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则高端医疗器械和治疗慢性病相关医疗器械的开发是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集中度总体偏低,呈现小而散的状态。研发投入不足,中低端产品占比高,高端产品外资垄断,低端产品过度竞争。国内研发投入平均水平仅有3%,多数产品属于低技术要求的中低端产品。低研发投入导致高端医疗器械基本依赖进口。国内大量企业大多集中于低附加值的低值耗材、低端诊疗设备市场,产量大于国内需求,通过出口消化部分库存。和那些医疗器械产业强国进行比较能够发现,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超声波治疗仪、心电图设备、高档生理记录仪、磁共振设备等领域,进口品牌市场份额都在90%左右,几乎处于完全垄断地位。
国内急需对高端医疗器械进行技术攻关,实现国内高端医疗器械的自产,减少对高端医疗器械的依赖。好在国内一些医疗器械制造的公司进行了产业重组,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某些较为中端的产品,能够基本实现自产自销,而进口替代高端产品来使企业迅速地成长,生产总值也不断攀升。
随着甘肃省‘十四五’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我省的医疗器械行业会迎来蓬勃发展。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集中带量采购模式,对于公司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部署,已积极进行扩地建厂进行产能的扩充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积极应对集中带量采购国家政策。公司目前拥有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6项,申请国际PCT专利1项,技术成果获日内瓦金奖1项,甘肃省专利奖3项,甘肃省技术发明奖2项,中国好技术奖1项。其中,吸氧湿化给药器系列、一次性使用无菌配(溶)药器系列因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分别获得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成果转化的产品通过产业化开发,实现销售额从2010年的257万元增至2023年的7649万元的飞速增长。
刘涛信心十足地表示,在产品创新方面,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搭建了医—企—商三循环模式的转化平台,目前已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兰州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等机构进行医—工交叉的产学研合作研发,目前已成功上市2个医疗器械品种。
(来源:《甘肃科技报》)